安邑是现在的哪里(华夏第一古都——运城安邑)
夏朝,中国第一个有历史记载王朝,夏朝王都安邑,中国第一个首都。夏都安邑一直都在静静地矗立在华夏的核心区域----山西运城。
翻开地图,黄河在晋陕豫交汇处拐了个弯,这里就是古称冀州的核心区域,这里就是秦汉以来成为河东郡的地方,山西运城。夏都安邑就在运城市区,战国魏都安邑、河东郡治亦在此。
寻找夏王朝的踪迹,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尚书》、《史记》、《竹书纪年》甚至出土文物等诸多中华典籍都记录者一个地名,禹都安邑,桀都安邑,夏都安邑,西邑安邑。
夏的统治中心在晋南、豫西,安邑是夏王朝的都城,历史上没有任何争议!传统经史学家也从未怀疑过!大家可以翻翻历代经史学家的著述:从西汉司马迁、班固到郑玄、王肃、皇甫谧,再到唐朝颜师古丶刘知己,再到宋朝朱熹、王应麟等,直到清代顾炎武黄宗羲丶阎若璩,无一不认为夏都在安邑!
安邑城(现为运城市城区),承载者华夏4000年文明,见证者中国强盛与衰弱。
一
安邑,因禹都、夏都而名闻千古,文化底蕴深厚。安邑古城,是5000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历史的数说于记忆。但是,沧海桑田,禹都安邑,夏都安邑、商朝西邑、战国魏都安邑、秦汉河东郡治安邑等等都在消失历史的烟云中。
安邑,一个古老的地名,4000年来,或为都城,或为郡治,最差也为县城,是运城的母县,直到1958年,安邑县、解县合并为运城县,驻地改为运城镇,安邑城就作为运城县的一个普通镇存在。经历沧桑,如今,随着运城市区的扩张,古老的安邑成为运城城区一个街道办事处,依然静静竖立在河东盐池北边,、鸣条岗南侧,运城城区的东边。
安邑古城(魏豹城),是比安邑县城更古老的建筑,现在安邑县城西山西省水利学院内,明万历《安邑县志》载:“古城,在县西一里,魏文侯所筑,东西两垒对峙,韩信虏魏豹于此,亦名魏豹城。城墙高垒,四面环水,易守难攻。”安邑古城是属于禹作三城之一的“弱者守”城。西汉初年,魏王豹在此割据,韩信帅兵平叛。史称汉魏安邑之战。2004年6月,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通志》载:“今运城后土庙、城隍庙石柱皆雕作蟠龙,壮丽非常,悉从古城掘出者,俗传为魏王豹宫殿柱。”据考证,明代创建的关王庙龙柱(现在运城中城),就来自魏豹城的拆迁。
安邑县城,就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安邑县城,在运城市城区东安邑街道办事处。明代《安邑县志》里是这样陈述的:“县城修建,古昔无稽可稽。自后魏始,高四寻,阔半之,围六里十三步,为门四:东曰迎庆,西曰永宁,南曰南薰,北曰拱极。四门重楼各一,角楼凡四,戍铺凡八。景泰初,县令稽岩重修,隆庆县令袁弘德筑东西二月城,乃四面犹然土障耳。”《安邑县志》县城图里,县署在城之中近西,有盐池东察院、南察院、北察院、钟楼、鼓楼、文庙、兴国寺、养济院、县学等遗址图标。
另外一个禹王古城,距离安邑古城东10公里,在运城市夏县禹王乡,距离山西省运城市夏县县城7.5公里,禹王乡的禹王村、庙后辛庄、郭里村一带,地处青龙河平川和鸣条岗丘陵地带,禹王城遗址有大城、中城、小城和禹王台四部分,大城形状如梯形,小城在大城的中央,禹王台在小城的东南角,中城在大城的西南部。禹王城遗址文化遗物有锛、锄、镢、斧等器具的陶范、平首布陶范及陶罐、陶盆、铁锛等。许多专家说禹王城就是安邑,其实是错误的,这座城是在秦汉安邑县境内,但它是一座安邑卫城,是守卫安邑的城池,是古安邑城的一部分。穿越千年的迷雾,从这些历史遗存中,我们去寻找属于古老安邑的历史脉络。
二
黄帝与蚩尤曾经在河东盐池(安邑)大战。战争结果,黄帝胜利。尧舜禹继承黄帝衣钵,活动区域皆在河东盐池附近。古代华夏人随自然环境的变迁而迁徙流离。禹部落联盟因留居安邑境内,遂有禹都安邑的传说。都城在安邑什么地方?没有文字记载,没有遗址佐证。从运城市安邑文物考古论证,7000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集聚从耕。
舜王陵在鸣条岗,鸣条岗在安邑北,鸣条岗是大禹将其作为舜帝寝宫,舜王居住在这里,死后又安葬在这里。舜是上古五帝之一,曾在古老河东盐池弹奏被《史记·乐书》称作“舜歌《南风》而天下治”的《南风歌》。运城池神庙舜歌薰楼遗址,是舜勤政爱民之见证,归葬安邑北15里的鸣条岗,是其陵墓之所在。禹将舜葬距离安邑7.5公里的鸣条岗(运城市北相镇西曲马村,原属安邑县)上。虞舜禅位大禹,大禹将虞舜安葬安邑鸣条岗,顺理成章。
昆吾氏是中国古代部落之一,夏朝末年,昆吾氏和与其同姓的顾国、彭姓的韦国在商汤灭夏前,作为夏桀的羽翼而被铲除。昆吾氏,己姓,始祖名樊,为颛顼曾孙陆终的长子。因樊的氏族部落居住在昆吾(今山西运城安邑一带),故得名昆吾氏。安邑附近有樊村,安邑城内有昆吾亭、昆吾坊。昆吾氏是陶器制造业的发明者。《说文解字》:"昆吾,圜器也,"昆吾本身就是壶的别称。安邑附近有陶村。
从出土的殷墟卜辞,西邑就是安邑,就是夏朝。武丁时代卜辞中“西邑”一辞的出现,是作为受祭的对象,《尚书 太甲》《清华简 尹诰》:惟尹既及汤咸有一德。尹念天之败西邑夏。《尹至》也载:“(成汤)自西翦西邑”,《礼记 缁衣》:《尹吉》曰:惟尹躬天,见于西邑夏;自周有终,相亦惟终。《尚书·汤誓》:“桀都安邑。”蔡沈《集传》云:“夏都安邑,在亳之西,故曰‘西邑夏’《史记索隐》:“ 夏安邑,虞仲都大阳之虞城,在安邑南,故日夏墟。”也就是说,成汤是从西边出兵攻入夏都的,这段记载并非孤证,因为《吕氏春秋》也提到“汤犹发师,故令师从东方出于国西以进”。由此可见,在商朝时期,西邑指的就是安邑。
三
相传《山海经》是大禹所写。大家读书的时候就会发现。山经中出发点都是安邑。中山经从运城的薄山(中条山异名)起,西山经从中条山西边的华山起,北山经从运城峨嵋岭上的孤山(景山)起,南山经从中条山南起,东山经从中条山东的太行山起。这个区域就是当今的运城市域,这也正是安邑是国家的中心,安邑是夏族的起源。
夏末鸣条之战在安邑,《书序·汤誓》:“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史记·殷本纪》:桀败于有娀之虚,桀犇于鸣条,夏师败绩。从中可以管窥,汤战前誓师后,从商都亳(河南洛阳偃师)出发,联合各方国的军队,采取战略大迂回,沿着黄河南岸,绕道到夏都以西的风陵渡渡过黄河,经过蒲坂(有絨之墟),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突袭夏都安邑(运城西)。夏桀仓促应战,西出拒汤,同商汤军队在鸣条(运城北)一带展开战略决战。在决战中,商汤军队奋勇作战,一举击败了夏桀的主力部队,夏桀向南败退至中条山历山。这是一次大迂回战略,战争结果,战略目标实现。
公元前1757年,夏大夫关龙逄(关氏始祖)谏夏桀被杀,历史记录死后埋于夏桀都城安邑东北二里之玉钩山。现墓冢还在,墓前有安邑县政府立的重点文物保护碑。这也证明了安邑就是夏朝的国都所在地。
史记载涑水可以灌安邑,佐证了魏都也在安邑古城。春秋末期晋国重臣智伯曾说:汾水(绛水之误,即涑水河)可以灌安邑。涑水河源自绛县,流经闻喜、夏县、安邑、解县、猗氏、永济入黄河。涑水河在鸣条岗之北,当代涑水河是可以从盐湖区冯村乡太方、小张间的鸣条峡谷豁口中引渠南下;或由其西南5公里的北相镇南门外向南,直奔盐湖安邑古城,将其淹没。可见,智伯说的安邑,应是运城盐湖区的安邑古城。
韩信擒魏豹确切证实汉代河东郡治应当就在安邑古城。《史记》载:汉之败却彭城,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齐、赵亦反汉与楚和。六月,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国,即绝河关反汉,与楚约和。汉王使郦生说豹,不下。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鲊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明万历《安邑县志》载:“古城,在县西一里,魏文侯所筑,东西两垒对峙,韩信虏魏豹于此,亦名魏豹城。城墙高垒,四面环水,易守难攻。”
由此可见,后来的两汉河东郡治安邑就在安邑古城,战国秦汉相连,也证实了魏国都城也在安邑。
四
自古大禹祭祀于安邑,并且是政府的公祭。于史有据。
永始四年三月,汉武帝祀后土于汾阴,回安邑,顾龙门,览盐池。元和三年秋八月乙丑,汉成帝车驾幸安邑,观盐池。九月,至自安邑。兴平二年,帝御牛车幸安邑。东汉元和三年,汉章帝刘炟驾临安邑,巡视盐池。建安元年春正月郊祀土,(汉献帝)于安邑大赦,六月乙未,车驾还洛阳。 北魏太和十六年,祀禹于安邑,令牧守执事。孝文帝太和十六年(492年)下詔曰:「夏禹禦洪水之灾,建天下之利,可祀於安邑之禮,自文公以上,可令當界牧守,各隨所近,攝行祀事,皆用清酌尹祭也」(《魏書.礼志》)。当时,南北安邑已经分开,2年后,南安邑县复名安邑,实证了正宗的安邑县(盐湖区)。毫无疑问,孝文帝祭祀的安邑就是安邑县。唐贞观十二年二月丁卯,(李世民)车驾观盐池。开元五年,诏苏颋祀禹于安邑。宋仁宗朝,安邑盐法率病民,上命包拯往经度之,拯请一切通商贩。
西晋张华《博物志》载:禹作三城,强者攻,弱者守,敌者战。城郭自禹始。据此,则安邑应三城之设置,安邑古城魏豹城是安邑内城,安邑老城的县城是安邑外城,禹王城就是大禹时代安邑的卫城。
曾经安邑很大。安邑县、夏县都在其境内,甚至整个晋南都属于安邑。夏都安邑魏都安邑,这个境域随历史的演变而变迁。到秦汉时代,境域变更为现在的夏县和原安邑县,比远古时小了许多。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分南、北安邑,太和十八年(494)北安邑县更名为夏县,南安邑复名安邑,一直延续下来。由此可见,南安邑驻地就是古安邑县驻地。
广义讲,安邑三城,都曾经在安邑区域,都是安邑城的一部分。魏豹城是夏都安邑,是最古老安邑城,是古代中国的核心,是夏都,是魏都;安邑老城是安邑古城的外城,后来是安邑县城,是安邑古城的延伸;禹王城是大禹时代安邑的卫城,更应该是战国时代魏文侯建立的用于卫拱都城安邑的一座非常重要堡垒。
曹于汴(明代解州安邑人,太子太保、左督御史)在《安邑县志》里发出慨叹:“禹王城传闻为其旧都,割在夏境,不敢谓之今邑治即是禹宗,然魏唐祭禹不属之夏,而属之安邑,亦可知矣。”
安邑县是山西运城的母县,运城自始至终都在安邑县境内,城区已经囊括了原安邑县城区,介绍运城是应该这样说,山西运城,夏都,中国第一都城。或者这样说夏都安邑,今山西运城。
安邑就是夏朝在华夏大地上不可泯灭的历史见证,更是古代中国史重要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