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传统文化习俗(清明节有什么典故、风俗)

清明节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日前后,节期很长。“清明节”这个名字源于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气。作为节气的“清明”,乃是寒冬已去,春回大地的时候,天地景色十分清爽明静。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清明节又称为寒食节。在这个节日的背后有一个典故。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了自己身上的肉为晋文公充饥。但是,在晋文公为君之后却未分封当日的老臣介子推。但是,介子推并不介意,之后便带着老母亲隐居到了深山之中。晋文公之后想要请介子推出山为官,但是介子推拒绝了,而是带着母亲走到了山林的更深处。晋文公为了把介子推逼出来山,竟然放火烧山,哪里知道介子推竟抱着母亲烧死了。为了纪念这位义士,这一日被规定禁火,不能生火做饭,只能吃冷食,所以,这一日也被称为“寒食节”。

寒食节的典故是表示对义士的敬佩崇敬之思,而清明扫墓这个行为,却是对祖先的“思时之敬”,这个习俗由来已久。明代《帝京景物略》记载:清明节这一天,男女都要扫墓,一般在轿子或者马车的后面都会挂着一些纸钱纸元宝,到了那一天,到处都能够看到纸钱、纸挂之类。到了墓地之后,也有许多人,有跪拜祖先的,有哭思先人的,有为墓除草的,大家都在坟头焚烧纸钱。看着如果坟前是空着的,那么就是孤坟了。哭拜完了之后,也不直接回去,而是找一处青园,几人相聚而坐小酌几杯。



清明祭祀根据所在的现场不同可以分为两种,即墓祭、祠堂祭。富贵大户人家多修祠堂为堂祭,皇家则建立自己的祖祠,比如明朝、清朝的祖祠称太庙,就是现在天安门东面的劳动人民文化宫。民间多以墓祭为主,清明墓祭常常被称为扫墓。

其实,扫墓这种行为在秦朝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的节期,清明扫墓是到了秦以后的事,直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坟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自此,当今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这个时候,古人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

清明节扫墓、踏青、插柳等风俗,既是表达人们对先人的缅怀,也体现人们对春回大地的喜悦之情。

秋千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一种运动,后逐渐成为清明、端午等节日的民间体育活动,并流传至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