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前言怎么写比较好(论文前言部分写作技巧?)



前言居于学术论文开头位置,是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全文,对写作思路进行提纲挈领介绍的部分。在不同论文中,前言也被称作绪论、引言、问题的提出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是在学术论文中的位置和功能是相同的,我们把这一部分统称为“前言”。

在形式上,前言可以分为结构性前言和非结构性前言。结构性前言是指通过前言、绪论、问题的提出等小标题进行明确的标示。非结构性前言是指没有这些小标题,开头就直接叙述。结构性前言形式让论文结构上更完整,一般承载的内容要更多一些。非结构性前言在内容上比较简练,能够引导读者快速进入正文,节奏感较强。这两种结构形式无所谓好坏,但在实际写作中,研究者需要注意以下两点:采用哪种结构形式除了依据研究者的个人书写习惯外,还要参考拟投期刊的格式习惯;如果前言内容比较多,建议采用结构性前言形式,反之内容较少,建议采用非结构性前言形式。

在篇幅上,前言没有固定的段落和字数要求,视论文整体篇幅和结构安排而定。前言段落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三个甚至更多。前言字数差异比较大,少则三五百字,多则两三千字。作为论文整体的一部分,前言的篇幅和整体论文成正比,大约为全文篇幅的1/10,具体可根据研究者思路安排。

在功能上,前言是学术论文中最先呈现给读者的内容,是论文结构必不可少的构成,承担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千万不要忽视。

具体功能体现在:1.前言是论文写作“合法”的保障。通过对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价值、研究思路等内容的交代,向读者说明研究的必要性。2.前言是研究者表述风格的最先呈现。前言的写作风格代表了全篇文章的写作风格,如果前言写得扎实深入,那么读者会认为整篇文章都会扎实深入;如果前言写得潦草敷衍,甚至错误连篇,那么读者会认为整篇文章都这样,从而失去阅读耐心。3.前言是论文的第二评价指标。标题和摘要是论文的第一评价指标。如果标题和摘要不过关,那么读者根本不会阅读。读完标题和摘要接着就要阅读前言。如果前言不过关,那么读者也基本不会往下继续阅读。假设读者是期刊编辑的话,如果前言不能够吸引编辑继续阅读,这篇论文就很难得到发表的机会。

在内容上,前言有简版前言结构和标准前言结构,在写作上有所不同。简版前言结构一般多为非结构化形式,内容主要有研究背景、研究对象和研究设计三个部分,每个部分交代都比较简练。标准前言结构比简版前言结构丰富,除了简版前言交代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和研究设计外,还要交代研究价值、文献综述等内容,篇幅上更长,叙述更加详细丰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