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地方戏曲:碗碗腔

碗碗腔,是陕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又称"灯碗腔"、"阮儿腔",前者因小铜碗主奏击节和皮影灯而得名;后者因主奏乐器阮咸而得名;板腔体结构,唱词通俗典雅,音乐悠扬轻盈,音律细腻声韵严谨。

该剧种起源于陕西省华山北麓的华阴、华县一带,清初时就已经形成并且成熟完善,历史剧目一直都是用皮影戏形式演出流行于民间。主要盛行于陕西西安、渭南、户县、绥德、米脂、洋县、西乡等地;山西的晋南及吕梁、孝义;河南西部的灵宝、陕县、卢氏;甘肃的兰州等地。 具有代表性的剧目有传统戏《金琬钗》、《白玉钿》、《火焰驹》;大型历史改编剧《杨贵妃》;现代新剧《红色娘子军》、《蝶恋花》等。

1956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团首次将传统剧目《金琬钗》由皮影戏搬上大舞台获得成功;1958年,周恩来总理将该曲种易名为"华剧",但在民间一般仍称"碗碗腔";2006年5月20日,碗碗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碗碗腔(华剧),源于民间说唱艺术, 是陕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是以碗碗、月琴为主,并配以二弦、胡琴、边鼓、梆于、马锣和唢呐等,特别是因敲击碗碗确定乐曲的轻重缓急,故而称其为 "碗碗腔";碗碗腔在形成过程中吸收老腔的艺术成分较多,为与老腔相区别,它又被关中东府人称为"时腔"。

1958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进京汇报演出,周恩来等领导对民乐伴奏十分欣赏,还跟李瑞芳学唱了"九道弯"的唱腔,李瑞芳给总理介绍到这是陕西地方曲种碗碗腔发源于西岳华山麓下华阴、华县一代,周总理听后觉得曲调很好听,就是名字有些绕口,于是给碗碗腔定名为"华剧"蕴含中华之意。但在民间人们一般还称"碗碗腔"。

在皮影时期,代表乐器主要有弦乐器有月琴、硬弦(二股弦)、板胡,管乐器有唢呐、马号(喇叭),打击乐器有梆子、铜碗、边鼓、堂鼓、铙钹、铰子、手锣、大锣(勾锣)等;演唱时,由月琴碗碗领奏,硬弦、板胡伴随。碰盅铜碗碗、截子、月琴、胡呼、二股弦,专司乐器的三、五人,无文武场之分,但主兼何种乐器也有明确分工。发展成舞台戏曲剧种后,文武场分开,加进了笛子、扬琴、三弦儿、提琴之类。但是富有特色的几种代表性乐器所发出的音响并没有被淹没。用于击拍的小铜碗碗和檀木截子格外清脆悦耳,中音硬弦胡呼,音响洪亮,使整个音乐刚柔相济。月琴的琴箱呈六角形,上覆桐木板,琴脖无品,以牛筋为弦,弹拨出的音明朗而浑厚有力。二股弦是碗碗腔中的高音乐器,它的竹质琴筒较一般二胡粗长,琴杆粗而短,音色轻柔悠长雅致。伴奏中月琴、胡呼、二股弦有其特殊的揉、滑技法,反复演奏出唱腔中的特色旋律,效果甚佳,构成碗碗腔音乐中的独特风格。演奏中还有许多上滑、下滑的技法,使音乐更加委婉动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