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碑的来历(杨继业为何碰死李陵碑)
在小说《杨家将》中,老令公杨继业被潘仁美陷害,中了埋伏,在辽兵重重围困之下,宁死不降,头碰李陵碑,为国捐躯。
在正史中,杨业(杨继业)是被俘不屈,绝食而死的。无论是慷慨就义还是战死沙场,都非常壮烈。那么,《杨家将》的作者为何要安排杨继业碰死李陵碑呢?
先看看正史,《宋史·杨业传》载:公元986年,宋军伐辽,监军王侁轻敌,令杨业率军出击,杨业自知有去无回,让王侁和潘美(潘仁美)事先设伏,孰料王侁和潘美先后撤伏,待杨业撤到预定地点已空无一人,杨业全军覆没被俘,三日不食而死。
李陵碑,自然是给李陵立的碑,了解历史的人对李陵不会陌生,司马迁正是因为为李陵说话触怒汉武帝,遭受宫刑。要说李陵和杨业的经历,倒真有几分相像。
《汉书·李广传》载:李陵是飞将军李广的长孙,有其祖之风,善骑射,爱士卒。但倒霉的是,他没能赶上卫青这样的名将,却跟了常败将军外戚李广利。公元前99年,汉军攻打匈奴,他的任务是吸引匈奴主力,却不见援兵到来,结果只能以五千步兵大战匈奴八万铁骑,箭矢用尽,卸下车轴作武器,尚杀敌一万。但前无粮草,后无救兵,李陵见冲不出重围,留下一句“无面目报陛下”,投降匈奴。
一千多年前,汉将李陵听命外戚李广利,一千多年后,宋将杨业受制监军王侁,两人的主帅一个是外戚,一个是官二代,都是无能之辈;李陵孤军深入敌境被围,没有援兵;杨业也是孤军深入,更惨的是,他不但没有援兵,连事先安排好的伏兵都没了;面对重围,李陵“徒斩车辐而持之”,杨业“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面对绝境,李陵说:“吾不死,非壮士也。”杨业道:“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二者何其相像,但最大的不同,也是本质上的不同,并最终决定了二人历史地位的是,在死亡面前,李陵选择了投降,杨业选择了就义。
关于李陵投降这件事,千百年来众说纷纭,正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的那样,最初李陵并没有真心实意投降匈奴,想有机会再报效汉朝。武帝后来也有悔意,但他听信了李陵正在训练匈奴军队的谣言,盛怒之下诛杀李陵全家,至此李陵归汉心灭。不过比起先前那些投降匈奴反过来打汉朝的汉将来,李陵尽管娶了单于的女儿,又受封为王,但并没有做对不起汉朝的事情。武帝死后,霍光执政,派人来请李陵归汉,李陵思量再三,道“丈夫不能再辱”而拒绝。
不管李陵是不是真心投降,他确实投降了,一辈子都没有回到中原,也就再没有机会证明自己不是真心投降,因此,李陵也就成为历史上板上钉钉的降将。
在中国人,乃至东方人的意识里,投降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被接受的,哪怕是被迫害、被逼无奈。作为一名军人,战死是天职,投降是耻辱,战死是名垂青史,投降是遗臭万年。
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李陵被汉武帝诛了全家,终生背上降将的恶名;杨业受到朝廷的表彰,名留千古,被写成小说,传颂至今。
小说《杨家将》中,杨继业看到李陵碑,说:“汉李陵不忠于国,安用此为哉?”大概《杨家将》的作者十分鄙视李陵这种投降行为,遂让千年后的杨继业在面对和李陵一样的困境时,头碰李陵碑殉国。
李陵若地下有知,也该汗颜吧!